柳州市1999年环境状况公报

来源: 柳州市生态环境局  |   发布日期: 2008-01-29 00:00    |  作者: admin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现将1999年柳州市环境状况公告如下:

    一、环境状况

一、  大气  

    1999年,全市工业废气排放量(含乡镇企业,下同)55078亿标立方米,其中,燃料燃烧废气排放量26059亿标立方米;工业烟尘排放量267万吨,较上年的3.00万吨下降了11%,工业粉尘排放量2.23万吨较上年的2万吨下降了2064%。全市废气中 S02排放量592万吨,较上年的624万吨下降513%。  

    1999年,市区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均值0.235毫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上升2567%, S02年日均值0129毫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下降515%,氮氧化物年日均值o036毫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下降1957%,自然降尘量第一次达到国家标准年月平均值703吨/平方公里·月,与上年相比下降2119%。

    1999年,市区酸雨污染得到进一步控制,降水PH年均值517;酸雨频率310%,较98年的444%降低了134%。

    2、水

    1999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186亿吨, (包括乡镇企业,下同),比上年的1亿吨下降了262%;工业废水处理量203亿吨,比上年189亿吨上升%;外排工业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007173吨,比上年增加611%:镉排放量2178吨,比上年下降759%;挥发酚排放量537吨,与上年持平,石油类排放量58934吨,比上年减少 2621%;悬浮物排放3171777吨,比上年下降了228%。

    柳江河全河段各种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值保持在GB3838--8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质标准限值范围内,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要求.由于上游部分污染物质浓度升高,同时受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污染,柳江河水污染呈明显上升趋势,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和重金属。

    3、城市噪声

    1999年,柳州市噪声污染总体水平比上年略有下降.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575分贝(A),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夜间平均等效声级508分贝(A),超过GB3096932类标准o8分贝。城市交通道路干线噪声平均值68o分贝(A),低于国家GB3096934类标准。

    4、工业固体废物

    1999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23782万吨(含乡镇企业,下同),与上年持平;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711万吨,较上年的 670万吨上升612% 。

    5、污染事故

    1999年,全市共处理污染事故结案12起,理赔金额3259万元,处理群众来信456件,处理事达100%,受理群众来访及投诉电话共 220次。    

    二、环境保护

    1、工业污染防治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和全市“三同时”制度取得进展。全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报率100%。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100% 。  

    全市污染治理项目本年完成投资额合计 73561万元。当年安排环保补助资金返回款 91194万元。    

    1999年,我市着重抓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提出;“到2000年,全国所有工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要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的要求。为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工作目标,我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达标排放工作,到年底,全市工业企业污染源达标率为796%,达标工作进度为889%,全区公布的我市重点污染企业达标率343%,达标工作进度为685%;目前,全市的达标率和达标工作进度,大致处于全区的中等水平。我市的达标排放工作进入“倒计时”状态。1999年,全市二氧化硫总量控制取得可喜成绩,全年二氧化硫削减量达到3000.0多吨。燃料燃烧中废气消烟除尘率 9503(不含郊县,下同),生产工艺中废气净化处理率9365%,均与上年持平:工业锅炉姻尘排放达标率6875%,比上年下降10.0 55%,工业炉窑烟尘排放达标率6768%,比上年下降152%,废气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率 9492%,比上年增长142%;工业废水处理率 8408%,废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率9399%,均与上年持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7517%,比上年下降29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7976%,与上年持平。  

2、环境监督与管理

    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环境监督管理。1999年,我市加强了行业的监督管理,及时处理城管“投诉电话,我局局长、党组书记、副局长等局领导组成的巡逻小组轮流夜间巡查,针对我市夜间施工的建筑噪声、娱乐噪声以及各排污单位偷排现象进行监督检查。对群众反映的污染问题,迅速取证,及时处理,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处理结果。

    努力做好排污收费工作,环保补助资金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经过多方面努力全年征收排污费 284298万元(含两县),为了充分管好用好有限的治理资金,我局对环保补助资金管理的方案进行改革,从规范用款的申请、审核、下拨、签订治理协议、用款检查、验收各环节人手,一方面加强对用款的使用管理,实行资金按治理进度的分期拨付制度和治理进度报告制度,另一方面,加强发挥治理款项的环境效益,真正起到为环境治理服务的作用。1999年按计划完成了对二批共计91194万元,41个单位74个治理项目的排污返回款的发放工作,并与企业签订了有关治理合同。

    抓好限期治理和限期整改工作,1999年要求完成的限期治理23项,完成率100%,年削减废水量165万吨/年、废气量115744s万立方米/年,废渣量o834万吨/年.

    继续推进环保目标责任制。市政府于331号召开了1998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限期治理工作总结表彰暨1999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签订会议,会上对完成责任状优秀的21个部门、单位,给予奖励;完成良好的11个部门、单位,给予通报表扬;对末完成的 4个单位,给予了通报批评。市政府还与48个部门、单位法定代表人签订了1999年度环保目标责任书。

    强化环境噪声管理,为市民办实事。我局积极开展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的创建、管理工作,对建成并通过验收的一类噪声达标区672平方公里、二类区 3819平方公里、总面积4491平方公里,占建成区总面积的9117%的区域加强管理.同时,我局为加强环境噪声的长效管理,加强了118值班人员,并加强对值斑人员的执法业务培训。通过加强对建筑施工工地的夜间监督,坚持局领导带队夜间巡查制度,有效地减少了建筑施工噪声扰民的现象。

    抓好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环境监测部门除按期完成对柳江河水、大气、降水酸雨及降尘等国家指令性常规监剐任务外,还完成对柳江河枯水期的河水紧急监测任务,较好地完成了各类污染源监测、委托性监测、治理验收监测以及配合监理所处理污染纠纷及事故的监测,1999年监测站共完成有效监测数据21436个,同时,加强对监测质量的控制工作,环境质量分析样品质控率达100%,标样合格率保持在 95%以上.

    积开展环保科研,推进环保管理工作。1999年完成了《柳州市龙泉山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等6个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的编写工作(其中2项通过评审)  《柳州市环保“九·五”计划和远景规划)  《柳州市乡镇污染物调查》等2个项目已通过自治区科技厅评审,并分别获得了国家环保局、柳州市科委颁发的科技成果登记书。另外,  《冶炼工业锌镉污水处理新工艺研究》课题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并办理申请专利手续。

   3、环境保护和对外交流与合作

    1999年日元贷款柳州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向实施阶段迈进。柳州市民用煤气第三期工程、柳州市立冲沟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柳州化学工业集团公司硝酸一系统NOx治理工程和柳州钢铁(集团)公司焦炉煤气脱硫综合利用工程,根据JBlc采购导则及财政部有关规定,采用国际采购方式(Is)进行采购。目前,大部分设备材料招标完毕,合同报经JBIC批准生效,各子项目进入用款阶段.后两个项目已基本完工。柳州锌品股份有限公司环境治理搬迁工程、中国进出口银行与市财政局就该工程已签署了转贷协议,初步设计已经通过了画家有色总局组织的预评审。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X20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在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对确定2台发电机组烟气同时脱硫达成了一致意见,现可研报告已获国家计委批准。

    4、环保宣传教育

   为进一步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我局按照既定的“四个面向”环境宣传教育方针

  (即环境宣传教育要面向领导干部、面向企业、面向学校、面向社会),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围绕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这一世界环保日主题,结合柳州1999年水污染状况,我局与电台、教委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了“人类、恐龙、地球”百题环保知识问答、环保科普知识竞赛、环保摄影美术比赛等活动。为提高各级领导的环保意识,我局以办环境保护企业家论坛、办领导干部环保短训斑等形式,邀请市领导参加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市各级领导进行环保基本国策和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在,对社会进行环保宣传方面,我局充分利用各新闻媒体,广造舆论,唱环保戏,1999年省内外各报章杂志刊登我市环保新闻报道100多篇,电视台播放环保新闻18(其中区电视台5)。分别比98年增长了 20%和28%.99731遵照区党委曹书记的指示,  (广西日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我市的酸雨治理经验,并向全区推广。



×
×
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柳州市1999年环境状况公报
来源: 柳州市生态环境局  |   发布日期: 2008-01-29 00:00    |  作者: admin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现将1999年柳州市环境状况公告如下:

    一、环境状况

一、  大气  

    1999年,全市工业废气排放量(含乡镇企业,下同)55078亿标立方米,其中,燃料燃烧废气排放量26059亿标立方米;工业烟尘排放量267万吨,较上年的3.00万吨下降了11%,工业粉尘排放量2.23万吨较上年的2万吨下降了2064%。全市废气中 S02排放量592万吨,较上年的624万吨下降513%。  

    1999年,市区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均值0.235毫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上升2567%, S02年日均值0129毫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下降515%,氮氧化物年日均值o036毫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下降1957%,自然降尘量第一次达到国家标准年月平均值703吨/平方公里·月,与上年相比下降2119%。

    1999年,市区酸雨污染得到进一步控制,降水PH年均值517;酸雨频率310%,较98年的444%降低了134%。

    2、水

    1999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186亿吨, (包括乡镇企业,下同),比上年的1亿吨下降了262%;工业废水处理量203亿吨,比上年189亿吨上升%;外排工业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007173吨,比上年增加611%:镉排放量2178吨,比上年下降759%;挥发酚排放量537吨,与上年持平,石油类排放量58934吨,比上年减少 2621%;悬浮物排放3171777吨,比上年下降了228%。

    柳江河全河段各种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值保持在GB3838--8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质标准限值范围内,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要求.由于上游部分污染物质浓度升高,同时受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污染,柳江河水污染呈明显上升趋势,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和重金属。

    3、城市噪声

    1999年,柳州市噪声污染总体水平比上年略有下降.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575分贝(A),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夜间平均等效声级508分贝(A),超过GB3096932类标准o8分贝。城市交通道路干线噪声平均值68o分贝(A),低于国家GB3096934类标准。

    4、工业固体废物

    1999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23782万吨(含乡镇企业,下同),与上年持平;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711万吨,较上年的 670万吨上升612% 。

    5、污染事故

    1999年,全市共处理污染事故结案12起,理赔金额3259万元,处理群众来信456件,处理事达100%,受理群众来访及投诉电话共 220次。    

    二、环境保护

    1、工业污染防治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和全市“三同时”制度取得进展。全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报率100%。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100% 。  

    全市污染治理项目本年完成投资额合计 73561万元。当年安排环保补助资金返回款 91194万元。    

    1999年,我市着重抓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提出;“到2000年,全国所有工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要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的要求。为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工作目标,我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达标排放工作,到年底,全市工业企业污染源达标率为796%,达标工作进度为889%,全区公布的我市重点污染企业达标率343%,达标工作进度为685%;目前,全市的达标率和达标工作进度,大致处于全区的中等水平。我市的达标排放工作进入“倒计时”状态。1999年,全市二氧化硫总量控制取得可喜成绩,全年二氧化硫削减量达到3000.0多吨。燃料燃烧中废气消烟除尘率 9503(不含郊县,下同),生产工艺中废气净化处理率9365%,均与上年持平:工业锅炉姻尘排放达标率6875%,比上年下降10.0 55%,工业炉窑烟尘排放达标率6768%,比上年下降152%,废气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率 9492%,比上年增长142%;工业废水处理率 8408%,废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率9399%,均与上年持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7517%,比上年下降29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7976%,与上年持平。  

2、环境监督与管理

    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环境监督管理。1999年,我市加强了行业的监督管理,及时处理城管“投诉电话,我局局长、党组书记、副局长等局领导组成的巡逻小组轮流夜间巡查,针对我市夜间施工的建筑噪声、娱乐噪声以及各排污单位偷排现象进行监督检查。对群众反映的污染问题,迅速取证,及时处理,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处理结果。

    努力做好排污收费工作,环保补助资金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经过多方面努力全年征收排污费 284298万元(含两县),为了充分管好用好有限的治理资金,我局对环保补助资金管理的方案进行改革,从规范用款的申请、审核、下拨、签订治理协议、用款检查、验收各环节人手,一方面加强对用款的使用管理,实行资金按治理进度的分期拨付制度和治理进度报告制度,另一方面,加强发挥治理款项的环境效益,真正起到为环境治理服务的作用。1999年按计划完成了对二批共计91194万元,41个单位74个治理项目的排污返回款的发放工作,并与企业签订了有关治理合同。

    抓好限期治理和限期整改工作,1999年要求完成的限期治理23项,完成率100%,年削减废水量165万吨/年、废气量115744s万立方米/年,废渣量o834万吨/年.

    继续推进环保目标责任制。市政府于331号召开了1998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限期治理工作总结表彰暨1999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签订会议,会上对完成责任状优秀的21个部门、单位,给予奖励;完成良好的11个部门、单位,给予通报表扬;对末完成的 4个单位,给予了通报批评。市政府还与48个部门、单位法定代表人签订了1999年度环保目标责任书。

    强化环境噪声管理,为市民办实事。我局积极开展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的创建、管理工作,对建成并通过验收的一类噪声达标区672平方公里、二类区 3819平方公里、总面积4491平方公里,占建成区总面积的9117%的区域加强管理.同时,我局为加强环境噪声的长效管理,加强了118值班人员,并加强对值斑人员的执法业务培训。通过加强对建筑施工工地的夜间监督,坚持局领导带队夜间巡查制度,有效地减少了建筑施工噪声扰民的现象。

    抓好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环境监测部门除按期完成对柳江河水、大气、降水酸雨及降尘等国家指令性常规监剐任务外,还完成对柳江河枯水期的河水紧急监测任务,较好地完成了各类污染源监测、委托性监测、治理验收监测以及配合监理所处理污染纠纷及事故的监测,1999年监测站共完成有效监测数据21436个,同时,加强对监测质量的控制工作,环境质量分析样品质控率达100%,标样合格率保持在 95%以上.

    积开展环保科研,推进环保管理工作。1999年完成了《柳州市龙泉山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等6个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的编写工作(其中2项通过评审)  《柳州市环保“九·五”计划和远景规划)  《柳州市乡镇污染物调查》等2个项目已通过自治区科技厅评审,并分别获得了国家环保局、柳州市科委颁发的科技成果登记书。另外,  《冶炼工业锌镉污水处理新工艺研究》课题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并办理申请专利手续。

   3、环境保护和对外交流与合作

    1999年日元贷款柳州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向实施阶段迈进。柳州市民用煤气第三期工程、柳州市立冲沟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柳州化学工业集团公司硝酸一系统NOx治理工程和柳州钢铁(集团)公司焦炉煤气脱硫综合利用工程,根据JBlc采购导则及财政部有关规定,采用国际采购方式(Is)进行采购。目前,大部分设备材料招标完毕,合同报经JBIC批准生效,各子项目进入用款阶段.后两个项目已基本完工。柳州锌品股份有限公司环境治理搬迁工程、中国进出口银行与市财政局就该工程已签署了转贷协议,初步设计已经通过了画家有色总局组织的预评审。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X20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在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对确定2台发电机组烟气同时脱硫达成了一致意见,现可研报告已获国家计委批准。

    4、环保宣传教育

   为进一步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我局按照既定的“四个面向”环境宣传教育方针

  (即环境宣传教育要面向领导干部、面向企业、面向学校、面向社会),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围绕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这一世界环保日主题,结合柳州1999年水污染状况,我局与电台、教委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了“人类、恐龙、地球”百题环保知识问答、环保科普知识竞赛、环保摄影美术比赛等活动。为提高各级领导的环保意识,我局以办环境保护企业家论坛、办领导干部环保短训斑等形式,邀请市领导参加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市各级领导进行环保基本国策和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在,对社会进行环保宣传方面,我局充分利用各新闻媒体,广造舆论,唱环保戏,1999年省内外各报章杂志刊登我市环保新闻报道100多篇,电视台播放环保新闻18(其中区电视台5)。分别比98年增长了 20%和28%.99731遵照区党委曹书记的指示,  (广西日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我市的酸雨治理经验,并向全区推广。



主办单位:柳州市生态环境局 网站标识码:4502000015
办公电话:0772-2621337 地址:柳州市高新南路16号
传真:0772-2617990 电子邮箱:lz262133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