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五连冠 |2024年柳州市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国第一新闻发布会暨生态优势转化推介会全文实录

1月26日上午,柳州市人民政府在文昌会议中心召开2024年柳州市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国第一新闻发布会暨生态优势转化推介会,向市民及媒体介绍柳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亮点及我市生态优势转化成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文敏出席发布会并作主题发布。

新闻发布会现场

韦永祥: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2024年柳州市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国第一新闻发布会暨生态优势转化推介会。
今天,我们邀请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文敏先生为我们发布相关信息并对我市生态优势转化成果进行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左崖先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共柳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莉女士,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覃艳梅女士,以及来自人民网、中国新闻社、广西日报、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南国今报、柳州日报、柳州电视台的媒体记者朋友们,我是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韦永祥。
下面我们有请陈文敏先生作主题发布。

陈文敏: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怀着无比自豪与激动的心情,齐聚在此,召开2024年柳州市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国第一新闻发布会暨生态优势转化推介会。在此,我代表柳州市人民政府,向参加此次发布会的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柳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1月23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24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柳州市水质排名再度荣膺全国第一,实现“五连冠”!这是柳州生态文明建设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证明。
从历年排名前十的城市水质情况看,各地之间的差距非常小,水质指数常常是百分位甚至千分位之间的数对比,水质稍有波动就会影响排名。柳州市作为广西工业重镇,为何能常年登顶“好水”榜单?答案就是勇于在“最难处”攻坚,敢于在“最痛处”亮剑。我们在2021年,就通过人大立法颁布了《柳州市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进一步优化柳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职责,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和工作力量,规范柳江流域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逐步提高和完善从发现问题到落实责任、解决问题的联动工作机制,推动在全市各层级各部门间建立了同心协力保水护水的工作格局,用法制的手段来保护柳江,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强大合力,持续擦亮“水质冠军”金字招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正是秉持这样的理念来推动工作。优良的水生态环境,成为了柳州最宝贵的财富资源,为柳州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一是优异水质滋生生态产业新土壤。“一湾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柳州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水环境质量是观察柳州生态环境的重要窗口,也是滋养柳州产业发展的肥厚沃土。柳江流域的优质水源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柳州市依托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发展特色农业,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以融安金桔产业为例,在清澈的冠军水滋养下的金桔树,产出的金桔果实饱满、口感清甜、营养丰富、品质上乘,为果农带来了丰厚收入,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群众脱贫致富的“黄金果”“幸福果”。目前,融安县金桔种植面积达22.6万亩,2024年总产量预计达26.2万吨,产值36亿元,带动全县10余万人获益。除了融安金桔,柳州螺蛳粉产业也在水生态环境改善的浪潮中蓬勃发展。优质的水源保障了螺蛳、米粉等原材料的品质,促进形成了从原材料种植、养殖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柳州市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759.6亿元,同比增长13.4%;与此同时,“冠军水”的优良水质也为水产养殖业带来了蓬勃生机。近年来,柳州积极推动生态水产养殖,冠军水注入的陆基圆筒水产养殖模式,配套建有进水口、排污口和各种消杀、过滤、沉淀等水循环系统工程,具有占地面积小、养殖密度大等优势,且养殖周期不受季节性限制、养殖水质可控,完全保障鱼类质量、养殖产量,产出的鱼类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新型绿色生态养殖模式。目前,该养殖模式在鹿寨、北部生态新区等多个县区逐步推广。
二是水韵柳州点亮生态旅游新名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柳州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实施了“百里柳江”市区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开展沿江两岸55.5公里的河道整治、污水治理、危旧房拆迁、市政设施完善和园林景观建设,实施萝卜洲防护及生态工程,建设富有柳州山水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滨江景观带,在柳江河畔打造长约480米的国内最大人工瀑布群,利用优质的水资源积极发展水上运动,连续多年举办水上摩托世界锦标赛、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等国际赛事,成为了中国南方重要的水上运动基地。“百里柳江 百里画廊”成为城市的亮丽名片,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水上公交专线、环江滨水大道公交专线成为热门观光线,码头经济、夜游柳江等业态蓬勃发展,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产业持续增长,旅游产业收入逐年攀升,近五年来年均增长率达到18%以上,为柳州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工业城市中山水最美,山水城市中工业最强”,是对柳州最好的赞誉。
此外,生态旅游的发展还促进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柳侯祠、程阳风雨桥等,通过将水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文化旅游线路,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深刻领略到柳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进一步提升了柳州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三是生态优势汇聚高质量发展动能。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内河河流性城市,工业发展与水污染防治息息相关,循环共生。近年来,柳州市牢牢牵住工业污染治理这个“牛鼻子”,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绿色制造工程,水生态环境质量年年有改善、岁岁有提升。优质的水生态资源,亦反哺了柳州工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柳州市积极利用自身的水质优势,开展水处理、水循环利用等领域的研发和创新,引进和培育环保技术、设备和服务企业,为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例如上汽通用五菱入选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名单。企业的绿色转型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也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绿色发展,吸引来了大量绿色、环保、高端产业和项目落户柳州。截至2024年底,柳州市拥有广西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智能工厂示范企业和广西数字化车间110家,占全区约1/4,环保产业已成为柳州新的经济增长点,年产值已超过100亿元,且持续增长势头强劲。
各位朋友们,“五连冠”是激励,亦是挑战。我们深知,生态环境保护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把水环境保护作为建设美丽广西、美丽柳州的重要抓手,更好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综合治理,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新路径与新模式,进一步提高柳州市“绿水青山”的含金量。
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环节
韦永祥:
感谢陈文敏先生的发布和推介。下面进入提问环节。
Q 人民网提问
柳江实现水质五连冠,听说排名前几城市的水质数据差别都不大,那么我们在保持连续五年都第一主要的难点在哪里,有哪些创新性、可复制推广的治理举措与经验?

韦永祥:
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韦永祥:
柳州这几年来水质指数是逐年改善的,排名前几名的几个城市的水质指数差距不大,也印证了全国、全区整体上水生态环境在持续改善。我们平时的工作主要以自我提升为目标,但也关注其他城市的做法和经验,毕竟每个地方的实际情况不一样,而工作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去年,我们就专门牵头召开了水生态保护研讨会,邀请排名前列的城市来柳州研讨,就是为了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柳州的情况有自身的特点,比如说我们是工业城市,工业企业多;柳江支流多,全面监管保护难度大;降雨集中,水量变化大,对河流水质也产生影响等等。刚才陈文敏副市长介绍了我市的经验,我从具体工作的角度再作几点补充:
一是依靠科技。以科技手段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形成“1个控制中心+10个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10个微型水质自动监测点+1台水质应急监测车”的水质监测网络;建立“六合一”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信息系统,引入广西首套企业排污智能管控系统和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动态管控系统,利用遥感系统、无人机、无人船等方式开展河道巡查和水域环境问题整治,实现对企业生产、排污、治污的全过程管控。
二是依靠群众。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打造“亲清柳江河”志愿服务精品项目,构建全民护河行动体系,畅通线上线下举报受理渠道,形成良好的互动。
三是依靠联动。生态、水利、农业、林业、住建等多个部门联合,组织各县区开展水污染防治和水质提升专项行动,改善柳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水利、水文、气象等部门建立河流断面流量信息互通机制,对柳州市境内水电站实现联合调度管控,全面保障河道生态流量。柳州率先在全区建立“区内+区外”跨区域协作机制,与桂林市、来宾市、河池市和贵州省黔东南州等周边城市签订环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推进跨区域联合执法和联防联控联治,实现了流域的共同保护和上下游的共同治理。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Q 中国新闻社提问
我们知道优良的水环境质量离不开我市持续深化落实河长制,请问2024年柳州市河长制工作有哪些新进展新成效?

韦永祥:
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请左崖先生回答。

左崖: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2024年,柳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及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一以贯之强化落实河长制,逐步实现河长制从“有名”“有实”到“有能”“有效”的提质升级。
2020年至2024年,柳州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连续五年排名全国第一。柳州市成功入选全国水预算管理十大试点之一。柳州市水利局荣获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主要工作亮点如下:
一是深耕河流管护“责任田”。我市健全完善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落实河长动态调整机制,切实做到河流管护责任全覆盖。各级河长坚决扛牢抓实河湖管护重大政治责任,坚持守水有责、管水担责、护水尽责,严格执行河长巡河制度,提升巡河效能,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着力抓好源头防控和污染治理。2024年,全市1800余名河长累计巡河10.4万人次,统筹协调清理整治河湖“四乱”问题135个,实现动态清零。
二是打好协同治理“组合拳”。我市深化“河长+检察长+警长”工作协作,协同发力推进自治区总河长令第8号重点问题及柳江区穿山镇挖筑坑塘侵占河道历史遗留问题整改,持续巩固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成果。水利部门加快推进中小河流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累计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建设项目25个,水土保持工程8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9.35平方公里。生态环境部门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累计完成767个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整治完成率96.4%。新增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69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5.9%,居全区前列。工信部门持续推进园区、企业绿色化改造,9家企业获评自治区级绿色工厂,获评数量居全区第一。住建部门大力推进污水管网错混接治理,消除错混接点160个,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提升到66.28%。农业农村部门扎实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累计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415.8万亩,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6.98 %。林业部门加强造林绿化和生态修复,累计完成植树造林30.4万亩,义务植树795万株。城市管理部门持续开展城区河段水域巡查执法,累计清理非法搭建临河构筑物605处,非法种植农作物约5.7万平方米,河道漂浮垃圾约5.1万立方米。
三是壮大护河爱河“朋友圈”。我市联合自治区河长办、共青团区委开展“关爱山川河流 助力河湖复苏·‘河’我一起保护母亲河”2024年广西宣传贯彻河湖长制志愿服务活动经验交流会暨河小青志愿服务站启动仪式。我市创新设立“少年河长志愿服务驿站”,聘任“少年河长”。目前共有在册少年河长656人,青年河长589人,民间河长645人,参与“小水滴”护河公益志愿活动5260多人次,服务时长达6560多小时。2024年,我市圆满完成10条(段)美丽幸福河湖建设。融水县香粉河水利风景区获评自治区级水利风景区。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Q 广西广播电视台提问
柳州水质实现五连冠,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环境挑战,保障柳江水质持续优良有哪些长期规划与新的目标?

韦永祥:
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未来的工作,首先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美丽中国”的有关部署,同时满足柳州市民对美好环境的需求来谋划,目标就是要建设“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
一是按照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清单,科学规划建设内容,制定工作方案,有序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
二是补足短板。随着城市的发展,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多,需要持续推进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管网建设、修复与改造,不断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污水处理需求。
三是创新管理,更多的依靠科技手段,提升城乡水污染治理效能。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摸水情、定水策,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向“科技支撑、精细管理、协同治理、精准减排”转变。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Q 广西日报提问
请问农业部门在推进柳州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 2024 年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在生态优势转化方面取得怎样的成效?

韦永祥:
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请覃艳梅女士回答。

覃艳梅: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2024年,市农业农村局与生态等有关部门密切协作,扎实推进柳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共同推动柳州水质持续稳定向好,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2024年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504.38万亩,有机肥施用面积121.61万亩,推广绿肥播种面积23.73万亩。扎实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示范推广,推进科学安全用药。全市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56.24%,较上年提高2.07个百分点。
二是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与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柳州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24—2028年)》、《柳州市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推广畜禽生态养殖模式,推进畜禽粪污处理利用设施建设,推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升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目前,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6.98%,畜禽粪肥还田利用计划和畜禽粪污处理利用台账建立率均为100%。
三是加强渔业水域生态保护。规范水产养殖生产,开展渔业执法巡查检查,严厉打击各类涉渔违法违规行为。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2024年全市范围内共放流鲢鱼、鳙鱼、草鱼、鲤鱼等鱼苗85万尾,有效维护了柳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四是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2024年完成农村卫生户厕改造5203户,12个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项目全部完工,进一步促进农村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效衔接。
在促进农业生态优势转化方面成效如下:
2024年,全市粮食生产面积稳中有升,优势特色产业向好发展,柳州螺蛳粉,融安金桔入选2024年中国品牌价值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5个,较上年增长6.5%。全市有效内“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达到264个,其中绿色食品220个、有机农产品3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9个,涵盖了粮食、蔬菜、水果、畜禽等多个品类。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0个。三江县获得“全国优质早春茶核心产区”称号。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4.33%。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9.6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99.36%。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覆盖率超过9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6.03%。鱼峰区荣获2023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5年,我们要积极利用柳州全国一流的水质独特优势,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加强“柳州好水润养好物”系列农业品牌的培育和宣传,匠心培育各类农特产品。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将“柳州好水养好鱼”等“柳州好水+”品牌形象植入消费者心中,全面提升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与知名度,让柳州农产品凭水之灵气、质之优良在市场脱颖而出。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Q 南国今报提问
公众和社会组织在柳江水质保护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未来有哪些计划可以更好引导公众参与?

韦永祥:
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公众和社会组织的作用,一是参与,二是监督。柳江河具有流域广、河流多、河道长的特点,为了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光靠生态环境部门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积极发挥群众的力量,依靠各部门协作推进解决水生态环境问题。
2023年以来,我们面向关心柳州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广大市民,特别是长期居住或活跃于岸边、水上的居民、渔民、钓友、摄影爱好者、水上工作者招募护河志愿者。去年,全市有5.2万名志愿者,巡河30多万人次,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等志愿者服务上百次,解决问题一千多个,清理江面漂垃圾7万多立方米。期间,还有不少群众主动提供涉水污染的问题线索,助力消除生态安全隐患。例如2023年12月,抖音网友“无影”“高兴”等,反映的柳江漂浮乳白色泡沫带;再如2024年1月,抖音网友“伯乐摄影-歌生”“你听不听话”等,反映柳江漂浮物的问题,为我们及时发现并解决水生态环境隐患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还有一些网友,坦诚地对一些问题提出批评意见,我们也回及时改进工作。在此也对他们表示感谢。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柳州市民对柳江河优良水质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哪怕一些轻微的异常,也会反映到相关部门进行处置,为我们更精准掌握河道生态环境状况提供不少帮助。同时,我们也经常性组织志愿者座谈会、培训会,不断提升志愿者队伍综合素质,积极发挥社会力量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言献策。
未来,我们将以《“美丽中国,志愿有我”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为指导,聚焦建设专业化队伍、提升志愿服务能力等重点工作任务,持续深化“亲清柳江河”志愿服务品牌,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凝聚社会共识、汇聚全民力量。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Q 柳州日报提问
柳州水质再拿头筹,柳州市如何在文旅方面利用柳江水质这一生态优势?

韦永祥:
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请刘莉女士回答。

刘莉: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柳江是柳州人的母亲河,唐宋八大家之一、被柳州人尊称为老市长的柳宗元曾以“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描写柳江的九曲蜿蜒。如今,连续五年荣获全国地表水水质第一的柳江,已经成为了柳州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白天乘坐被网友亲切称为“小黄船”的水上公交,或夜游柳江观光,已经成为游客来柳州的必游项目。2024年,白天或晚上乘坐游船游江人数近120万人次,整个百里柳江接待人数超1000万人次。奥运冠军张雨霏、练俊杰来到柳江,也赞叹“冠军水”、为柳江点赞。
近年来,我市致力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文旅产业发展优势,持续擦亮“一江水”城市名片,让“流量”变“留量”。
一、深化“一江水”城市名片宣传,讲好柳州故事
作为传统工业城市的柳州,地表水连续多年蝉联全国“水质冠军”,央媒曾刊发万字雄文《柳州惊奇》剖析柳州治水发展的路径,并称赞柳州为“宜居宜游宜业”的幸福城市。也正是这“一江水”,造就了柳州“工业城市中山水最美,山水城市中工业最强”的美誉。在近期央视《金牌新字号2024年度盛典》上,柳州市入选“2024年度文旅新势力”城市,成为受欢迎的新青年旅游目的地。因此,我们要继续宣传好连续五年第一的“冠军水”、讲好柳州故事。从“一江水”来了解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柳州的春秋文脉,宣传和介绍好柳州“一台车、一江水、一朵花、一碗粉、一宗师、一歌仙”城市文化名片,特别是柳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讲好工业与生态同向发展的故事,展现柳州百年工业历史文化,打造工业国潮文化IP。
二、深化柳江沿岸文旅新业态,做透“水文章”
百里柳江2012年已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的蟠龙山瀑布群、江上大型音乐喷泉综合水景都是游客青睐的打卡地,同时沿江拥有柳侯公园、立鱼峰景区、柳州工业博物馆、文庙等7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我们更加要立足于柳江优质水资源和沿岸文旅资源,继续开发柳江沿岸更多的文旅新业态。
一是大力鼓励开发文体旅融合项目。目前已建成威派潮玩基地、静兰水上运动中心、里维埃拉码头等水上休闲娱乐设施,游客可在水质第一的柳江上体验水上滑板、帆船等休闲运动体验项目。今年承办第八届柳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柳城县将升级打造沙埔河漂流项目,做深做透“水文章”。
二是大力繁荣夜间文旅消费项目。持续提升国家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窑埠古镇,及五星步行街等夜间消费品质,在旅拍、美食、特色民宿的基础上,再鼓励开发出更多的文商旅融合项目,如夜间驻场演出等夜间文旅消费新业态。
三是持续开发沿江水陆联动项目。在百里柳江沿线,规划打造更多如农家乐、高端民宿、音乐小镇、亲子活动等农文旅相结合、水陆联动的休闲旅游项目。
2025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将进一步坚持“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宣传好“一江水”的城市名片,办好第八届柳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加强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柳州“网红”变“长红”。也希望更多的媒体继续关注和宣传柳州文化旅游,打造柳州新青年旅游目的地城市形象。谢谢大家!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韦永祥:
请问还有其他媒体记者有问题吗?
如果没有其他问题,答记者问到此结束。感谢各位领导,感谢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市水环境工作及生态优势转化情况。如果记者朋友们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采访。
为了让记者朋友们更加直观地感受柳州水质,我们把各县区和水密切相关的生态产品在门外做了集中展示推介,希望各媒体会后移步展示区参观。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