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第二监督帮扶工作组典型案例:柳城县大埔镇固废垃圾露天焚烧
柳城县大埔镇固废垃圾露天焚烧
【案情简介】
3月10日上午,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第二帮扶工作组在柳城县开展蔗叶禁烧专项巡查时,发现柳城县大埔镇木老屯附近出现火点,现场浓烟弥漫。工作组迅速抵达现场核查,发现系露天焚烧垃圾所致,现场散发浓烈刺鼻气味。经初步勘查,焚烧物疑似工业固体废物。
鉴于固废露天焚烧可能对周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及土壤、地下水、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工作组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将问题线索移交柳城生态环境局,责令其迅速开展以下工作:一是立即组织专业力量对焚烧物性质进行核实;二是依法依规处置涉事固废;三是彻查污染源并严肃追责。
【查处情况】
柳城生态环境局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派员赶赴现场核查,确认焚烧点垃圾为木板厂锅炉灰及工业固体废物,重量初步估计约1-2吨。目前已采取以下措施:1、协调自然资源部门明确场地土地性质;2、联合城管部门制定清运方案,及时完成现场清理;3、同步开展污染源排查,锁定涉事企业并立案调查。下一步将依法对违法企业实施行政处罚,并督促落实生态修复责任。后续将依法公开处理结果,强化固危废全链条监管。
【启示意义】
大气监督帮扶始终聚焦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快速响应、精准处置,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固体废物露天焚烧产生的废气、渗滤液等污染物,不仅直接威胁周边群众健康,还可能通过土壤渗透、大气扩散等途径造成区域性环境风险。帮扶组坚持“发现问题即行动”原则,迅速协调属地政府及执法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同步启动污染源溯源调查,通过“点位核查—性质鉴定—企业倒查”全链条执法模式,依法对涉事企业实施顶格处罚。此案既及时消除了环境安全隐患,又通过严格执法形成有力震慑,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本案凸显了生态环境执法“打早打小”的重要性,通过“应急处置+溯源追责”双轨并行,实现了从问题发现到根源治理的闭环管理,为同类问题整改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