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 管道机器人“把脉”垃圾填埋场地下管网 科技赋能筑牢环境安全屏障
近日,柳州市融安生态环境局创新监管手段,首次引入新式装备——管道检测机器人,对融安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地下雨污管网系统开展了一次全面、精准的“健康体检”。

执法人员操作管道机器人进入地下管网
此次“体检”聚焦于填埋场内部复杂的雨污管网系统。针对传统人工排查方式存在的作业空间受限、效率不高、安全风险较大等痛点,融安生态环境局使用了具备高清摄像与智能缺陷识别功能的管道机器人进行作业。作业过程中,机器人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和功能性,能灵活穿梭于直径300毫米至1500毫米的各类地下管道,凭借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将管道内部状况实时、清晰地传输至地面监控设备。同时,机器人系统能同步记录管道内部的积水深度、管壁腐蚀状况、结构完整性以及接口密封性等关键信息,为执法人员评估地下管网状态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管道机器人在地下管网内部拍摄的照片
“管道机器人让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地下管网实现了‘透明化’监管。”融安县生活垃圾填埋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技术手段的应用,不仅显著提升了管网排查的效率和精确度,更能有效避免大面积的路面开挖,最大限度减少了对填埋场正常运营和周边交通的潜在影响。”
此次运用管道机器人对修复后管网进行系统性“体检”,是融安县强化环境风险源头防控、提升固废处理设施监管科技水平的重要实践。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持续保障填埋场安全稳定运行,防范环境污染风险,筑牢县域绿色生态屏障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