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56号提案委员建议的办理情况

来源: 柳州市生态环境局  |   发布日期: 2020-09-29 16:53   


建议内容:关于乡镇村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整治的建议

一、案由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生活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工作日显重要。

二、案据

农村村寨生活污水污水直排河道,已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水污染整治应摆在各人民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三、方案

作为区市人大代表本人深入多个村屯实地调查了解,针对乡镇村级农村生活污水整治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对沿河沿线人ロ达两千人以上和风景名胜及旅游村寨优先建立污水处理厂,逐步全面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建设工程,使农村村寨污水达标排放,并在人员相对集中的场所建设公厕。

(二)加强对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维护管理,落实监管责任单位,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建议建设单位将已运行的污水处理厂移交当地人民政府进行管理,污水处理护经费、电费和管理人员工作经费列入上级财政预算。

承办单位:柳州市生态环境局主办,市农业农村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财政局协办

办理答复情况:

关于对柳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第56号建议的答复

XXX代表:

在柳州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的《关于乡镇村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整治的建议》(第56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对我市生态环境工作,特别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关心,提出的两条建议我们将在今后工作部署中认真采纳,抓好贯彻落实。坚决打赢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黑臭水体整治,是各级政府和生态环境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2020年,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调查,全面了解掌握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运行管理情况,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台账。20203月,以县区为单位,采取村镇逐级填报统计、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等方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信息摸底调查,基本掌握污水治理设施行政村覆盖状况、设施建设和运行现状、污水与改厕工作统筹推进等情况,建立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台账经过专项排查,截止2019年底,我市行政村数量930个,建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个数114个,建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行政村比例为12.26%。我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从2008年开始实施,至2020年,共计投资约为16757.03万元,建设181套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收集主管网长度约为293.8公里,处理能力9609/天。

(二)对所有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情况开展专项检查。20207月,在各县区自查的基础上,我局组成三个专项检查组,采取实地检查,查阅相关台账资料等方式,对全市已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设施运行管理情况及在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开展交叉检查;发函给各县区政府通报现场检查情况,并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指导性建议,要求及时整改到位,杜绝“晒太阳”现象,确保所有已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率达90%以上。

二、编制县域农村生活治理专项规划,分轻重缓急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组织我市十二个县区(含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以县区域为单位,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在目前财政状况尚不宽裕、治理经费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分轻重缓急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近期目标期限原则上定为2025年,远期规划(全面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期限原则上定为2035年,有条件的县区可适当提前。20208月,我市已完成11个县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其中北部生态新区和柳北区合并编制。一是综合考虑地理气候、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生活习惯和意愿等,结合污水治理现状、已建设施分布、处理能力、运行维护等情况,因地制宜确定治理目标、技术模式和运维管理模式,实现县域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二是根据城镇化发展趋势,优先将城镇周边和中心村的生活污水纳入治理;优先治理环境敏感区、水环境问题突出区域。三是加强污水与改厕有效衔接,对开展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的地区优先进行污水治理。四是将污水治理作为消除农村黑臭水体的重要措施,在治理范围和进度安排上统筹规划。

三、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建立黑臭水体治理清单

20204月,我局和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工作的函》(柳环函〔2020213号),组织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工作。20209月,建立了我市农村黑臭水体清单。我市944个行政村,经过排查,识别21处黑臭水体,涉及16个行政村(其中柳南区2处、柳江区6处、鹿寨县8处、融水县5处),主要类型有池塘、沟渠,水域面积约27964.5m²,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水及畜禽粪污。此次排查,基本掌握全市农村黑臭水体现状、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下一步,我市将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方案,通过采取控源截污、水体净化等措施,结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改厕等工作进行统筹推进治理,确保农村水环境持续向好。

四、做好项目入库,多渠道筹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资金

开展2021年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组织申报入库、技术指导等工作。20208月,我市四县两区(融水县、融安县、鹿寨县、柳城县、柳江区、柳南区在项目管理系统中完成申报工作,申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153个,申报中央资金20,751.36万元,目前已通过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形式审查。

五、统筹调度督导,推动项目进度

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黑臭水体排查工作统一调度、统筹推进。一是以县为单位,按月调度已建成污水治理设施运维整改情况、在建污水治理设施建设进度、农村黑臭水体排查进展,按季度调度中央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等。二是对进展滞后县区视情况采取通报、约谈和强化监督等进行督导。三是加强对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突出问题监督。根据自治区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扶贫领域专项治理“抓系统、系统抓”工作的通知》(桂纪办通〔202018号)和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开展2019年“抓系统、系统抓”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要求,对照桂环函〔20192013号列出的问题清单,督促辖区相关县、区责任部门扎实开展整改工作,对融水、三江发现的问题抓好跟踪落实,逐一对账销号。

六、开展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一)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情况

2019—2020年,我市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减少厕所粪污排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截至目前,我市共有4578户厕所已开工建设,开工率91.56%4037户已竣工,竣工率80.74%1380户完成验收,验收完成率27.6%。目前投入户厕改厕资金600万元,其中中央、自治区资金300万元,市级资金300万元,资金全部落实到县区,待项目竣工验收后拨付。项目完成后,我市的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将提高1%左右。

(二)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工作

在全市范围内,选取条件较好的32个行政村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工作,重点解决厕所粪污收集、储存、运输、资源化利用及后期管护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设施设备建设。2019年底下达各县区资金共1721.08万元,其中城中区1.09万元,鱼峰区32.72万元,柳南区29.85万元,柳江区645.25万元,柳城县110万元,鹿寨县531.01万元,融安县130.78万元,融水县153.23万元,三江县90.43万元,各县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资金使用范围内开展项目建设。项目完成后,一类县区(城中区)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其他县区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

七、强化宣传引导

20207月,组织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典型案例和优秀事迹征集活动,宣传和推广在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优质素材。通过典型案例宣传“十三五”以来农村环境整治进展成效,体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护美绿水青山,就是做大金山银山。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密结合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立足我市农村实际,以污水减量化、分类就地处理、循环利用为导向,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加强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区域,选择适宜模式,实行分类指导,强化管护机制,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突出短板,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是加强规划引领。严格按照县区政府印发实施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结合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分批分时序实施,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二是统筹考虑农村改厕、黑臭水体治理与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将治理厕所粪污作为重点,统筹考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在方案编制、技术模式选择、设施建设维护等方面充分衔接,大力推广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肥料化)的治理模式,实现农村厕所粪污治理与生态循环农业的协同推进;在建立农村黑臭水体清单基础之上,综合分析黑臭成因,编制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方案,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三是不断探索“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积极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优先考虑顺坡就势、沟底铺管、雨污分流、过滤沉淀、坑塘存蓄、浇灌农田等低成本、生态化、资源化模式,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费用,扩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范围。四是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坚持建管并重,统筹考虑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问题。简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审批和招标程序,保障项目建设进度,落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用电用地支持政策。逐步建立以县级政府为责任主体、乡镇(街道)为管理主体、村级组织为落实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第三方运维机构为服务主体的五位一体运维管理体系。鼓励第三方运维机构按照技术托管和总承包方式开展运维管理服务。采取政府扶持、群众自筹、社会参与的方式,筹措运维资金,逐步构建政府、村集体、村民共同分担机制。五是多方筹措资金。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资金,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力度,全力支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鼓励县区财政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通过集中新增财力、盘活存量资金、安排政府债券等多种方式加大支持力度。争取金融机构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提供信贷支持。规范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六是加强宣传发动。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的作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动员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善村规民约,倡导节约用水,引导农民群众形成良好用水习惯,从源头减少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

十分感谢对我们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希望今后继续得到的关注和支持!

            柳州市生态环境局

2020927


部门动态
柳州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56号提案委员建议的办理情况
来源: 柳州市生态环境局  |   发布日期: 2020-09-29 16:53   


建议内容:关于乡镇村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整治的建议

一、案由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生活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工作日显重要。

二、案据

农村村寨生活污水污水直排河道,已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水污染整治应摆在各人民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三、方案

作为区市人大代表本人深入多个村屯实地调查了解,针对乡镇村级农村生活污水整治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对沿河沿线人ロ达两千人以上和风景名胜及旅游村寨优先建立污水处理厂,逐步全面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建设工程,使农村村寨污水达标排放,并在人员相对集中的场所建设公厕。

(二)加强对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维护管理,落实监管责任单位,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建议建设单位将已运行的污水处理厂移交当地人民政府进行管理,污水处理护经费、电费和管理人员工作经费列入上级财政预算。

承办单位:柳州市生态环境局主办,市农业农村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财政局协办

办理答复情况:

关于对柳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第56号建议的答复

XXX代表:

在柳州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的《关于乡镇村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整治的建议》(第56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对我市生态环境工作,特别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关心,提出的两条建议我们将在今后工作部署中认真采纳,抓好贯彻落实。坚决打赢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黑臭水体整治,是各级政府和生态环境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2020年,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调查,全面了解掌握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运行管理情况,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台账。20203月,以县区为单位,采取村镇逐级填报统计、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等方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信息摸底调查,基本掌握污水治理设施行政村覆盖状况、设施建设和运行现状、污水与改厕工作统筹推进等情况,建立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台账经过专项排查,截止2019年底,我市行政村数量930个,建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个数114个,建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行政村比例为12.26%。我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从2008年开始实施,至2020年,共计投资约为16757.03万元,建设181套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收集主管网长度约为293.8公里,处理能力9609/天。

(二)对所有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情况开展专项检查。20207月,在各县区自查的基础上,我局组成三个专项检查组,采取实地检查,查阅相关台账资料等方式,对全市已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设施运行管理情况及在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开展交叉检查;发函给各县区政府通报现场检查情况,并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指导性建议,要求及时整改到位,杜绝“晒太阳”现象,确保所有已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率达90%以上。

二、编制县域农村生活治理专项规划,分轻重缓急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组织我市十二个县区(含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以县区域为单位,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在目前财政状况尚不宽裕、治理经费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分轻重缓急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近期目标期限原则上定为2025年,远期规划(全面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期限原则上定为2035年,有条件的县区可适当提前。20208月,我市已完成11个县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其中北部生态新区和柳北区合并编制。一是综合考虑地理气候、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生活习惯和意愿等,结合污水治理现状、已建设施分布、处理能力、运行维护等情况,因地制宜确定治理目标、技术模式和运维管理模式,实现县域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二是根据城镇化发展趋势,优先将城镇周边和中心村的生活污水纳入治理;优先治理环境敏感区、水环境问题突出区域。三是加强污水与改厕有效衔接,对开展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的地区优先进行污水治理。四是将污水治理作为消除农村黑臭水体的重要措施,在治理范围和进度安排上统筹规划。

三、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建立黑臭水体治理清单

20204月,我局和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工作的函》(柳环函〔2020213号),组织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工作。20209月,建立了我市农村黑臭水体清单。我市944个行政村,经过排查,识别21处黑臭水体,涉及16个行政村(其中柳南区2处、柳江区6处、鹿寨县8处、融水县5处),主要类型有池塘、沟渠,水域面积约27964.5m²,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水及畜禽粪污。此次排查,基本掌握全市农村黑臭水体现状、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下一步,我市将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方案,通过采取控源截污、水体净化等措施,结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改厕等工作进行统筹推进治理,确保农村水环境持续向好。

四、做好项目入库,多渠道筹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资金

开展2021年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组织申报入库、技术指导等工作。20208月,我市四县两区(融水县、融安县、鹿寨县、柳城县、柳江区、柳南区在项目管理系统中完成申报工作,申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153个,申报中央资金20,751.36万元,目前已通过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形式审查。

五、统筹调度督导,推动项目进度

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黑臭水体排查工作统一调度、统筹推进。一是以县为单位,按月调度已建成污水治理设施运维整改情况、在建污水治理设施建设进度、农村黑臭水体排查进展,按季度调度中央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等。二是对进展滞后县区视情况采取通报、约谈和强化监督等进行督导。三是加强对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突出问题监督。根据自治区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扶贫领域专项治理“抓系统、系统抓”工作的通知》(桂纪办通〔202018号)和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开展2019年“抓系统、系统抓”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要求,对照桂环函〔20192013号列出的问题清单,督促辖区相关县、区责任部门扎实开展整改工作,对融水、三江发现的问题抓好跟踪落实,逐一对账销号。

六、开展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一)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情况

2019—2020年,我市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减少厕所粪污排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截至目前,我市共有4578户厕所已开工建设,开工率91.56%4037户已竣工,竣工率80.74%1380户完成验收,验收完成率27.6%。目前投入户厕改厕资金600万元,其中中央、自治区资金300万元,市级资金300万元,资金全部落实到县区,待项目竣工验收后拨付。项目完成后,我市的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将提高1%左右。

(二)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工作

在全市范围内,选取条件较好的32个行政村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工作,重点解决厕所粪污收集、储存、运输、资源化利用及后期管护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设施设备建设。2019年底下达各县区资金共1721.08万元,其中城中区1.09万元,鱼峰区32.72万元,柳南区29.85万元,柳江区645.25万元,柳城县110万元,鹿寨县531.01万元,融安县130.78万元,融水县153.23万元,三江县90.43万元,各县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资金使用范围内开展项目建设。项目完成后,一类县区(城中区)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其他县区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

七、强化宣传引导

20207月,组织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典型案例和优秀事迹征集活动,宣传和推广在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优质素材。通过典型案例宣传“十三五”以来农村环境整治进展成效,体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护美绿水青山,就是做大金山银山。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密结合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立足我市农村实际,以污水减量化、分类就地处理、循环利用为导向,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加强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区域,选择适宜模式,实行分类指导,强化管护机制,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突出短板,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是加强规划引领。严格按照县区政府印发实施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结合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分批分时序实施,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二是统筹考虑农村改厕、黑臭水体治理与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将治理厕所粪污作为重点,统筹考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在方案编制、技术模式选择、设施建设维护等方面充分衔接,大力推广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肥料化)的治理模式,实现农村厕所粪污治理与生态循环农业的协同推进;在建立农村黑臭水体清单基础之上,综合分析黑臭成因,编制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方案,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三是不断探索“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积极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优先考虑顺坡就势、沟底铺管、雨污分流、过滤沉淀、坑塘存蓄、浇灌农田等低成本、生态化、资源化模式,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费用,扩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范围。四是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坚持建管并重,统筹考虑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问题。简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审批和招标程序,保障项目建设进度,落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用电用地支持政策。逐步建立以县级政府为责任主体、乡镇(街道)为管理主体、村级组织为落实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第三方运维机构为服务主体的五位一体运维管理体系。鼓励第三方运维机构按照技术托管和总承包方式开展运维管理服务。采取政府扶持、群众自筹、社会参与的方式,筹措运维资金,逐步构建政府、村集体、村民共同分担机制。五是多方筹措资金。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资金,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力度,全力支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鼓励县区财政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通过集中新增财力、盘活存量资金、安排政府债券等多种方式加大支持力度。争取金融机构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提供信贷支持。规范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六是加强宣传发动。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的作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动员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善村规民约,倡导节约用水,引导农民群众形成良好用水习惯,从源头减少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

十分感谢对我们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希望今后继续得到的关注和支持!

            柳州市生态环境局

2020927


主办单位:柳州市生态环境局 网站标识码:4502000015
办公电话:0772-2621337 地址:柳州市高新南路16号
传真:0772-2617990 电子邮箱:lz2621337@163.com